你估我唔到!俄勒冈州通过新法,彩票中奖者可以匿名!

俄勒冈州立法议会于4月29日星期二通过了一项令人“瞠目结舌”的法案:未来彩票中奖者可以选择匿名兑奖,姓名不再公开。

这项HB 3115法案于4月29日在州参议院以23票支持、5票反对轻松过关(更早前,3月17日,在众议院以52票支持、1票反对通过)。

malldone.com

【表面上】打击黑市转售,堵税务漏洞

按立法者的说法,该法案的出发点是要打击一种“彩票黑产”:一些黄牛公司或个人以中奖金额的五成至八成,收购中奖彩票,再以原价兑领奖金,赚取差价。

更夸张的是,这些人还会将购票金额申报为“营业成本”,用来抵扣个人税负。

原始中奖者也能从中“躺赢”:既能快速套现,又能规避州府在兑奖时对拖欠子女抚养费或政府债务的扣押措施,完美绕过“系统”。

因此,法案一方面禁止转售行为,另一方面也不允许买家再把购票成本拿去抵税。

【真正高能】匿名条款“悄悄塞进来”,几乎没人提问

然而,全场最“你估我唔到”的一幕是:彩票匿名兑奖的条款,是在后期由议员约翰·莱弗利(John Lively,民主党)提出并悄悄加入的,过程中没有任何实质性辩论——既没引发委员会激烈讨论,也没有在议会大厅掀起波澜,就这样“悄无声息”地通过了。

根据新规定,彩票中奖者如果不签署同意书,州政府将不得公开其姓名。这意味着,未来除非中奖者自己愿意曝光身份,公众将完全无从得知谁中了奖、奖金去哪了。

【支持理由】所谓“彩票魔咒”?但没有俄勒冈的例子

支持匿名制度的主要论据是所谓的“彩票魔咒”:中奖者因为身份曝光,被网络骚扰、人肉搜索,甚至人生崩塌。

听起来很可怕,但唯一在听证会上现身力挺的人,是一位名叫达里安·斯坦福(Darian Stanford)的律师——他并没有提供任何发生在俄勒冈州的实际案例。

讽刺的是,这位律师的客户是一家总部设在马耳他的线上“彩票快递服务公司”TheLotter,业务就是代人购票、兑奖,自然最害怕中奖者资料曝光后引发监管介入。

于是,“隐私保护”在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一块保护商业模式的挡箭牌。

【媒体调查】匿名将妨碍公众监督与新闻调查

匿名制度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:媒体监督将举步维艰。

去年,《俄勒冈人报》和 OregonLive 曾曝光一个案例:有数百万美元的奖金,流向了一家澳大利亚公司,而调查线索正是来源于公开的中奖者姓名。

今后若中奖名单不再公开,类似调查恐怕连门都找不到。从公共监督角度看,这不是“保护隐私”,更像是“关掉灯”后继续摇奖。

【历史翻车】匿名法案曾在2019年胎死腹中,这次“改头换面”成功过关

其实早在2019年,州众议院就通过过一项想让“强力球”等跨州彩票中奖者匿名的法案,但最后在参议院被当时的议长彼得·柯特尼(Peter Courtney)“雪藏”,未能付诸表决。

五年后的今天,这项提议不仅“死灰复燃”,还以“外挂条款”的方式偷偷塞进另一部法案中成功过关,不能不让人佩服“技术流”的政治操作。

🧩结语:匿名到底保护了谁?

从打击黑市,到匿名兑奖,再到媒体难以监督,一套“表面正义、内藏玄机”的组合拳,让人不禁怀疑:这项新法案,到底是在保护中奖者?还是在为另一些人“遮风挡雨”?

由于法案在州众议院和参议院都被高票通过,预计俄勒冈州州长科特克 (Tina Kotek)会将其签署成为法律。

所以,以后小伙伴们还有机会中大奖吗?

同类报道或信息来源:oregonlegislature.gov